微创手术工具提供者,营收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专注于微创外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以手术动力装置为核心业务进行研发、生产、销售,手术动力装置在国内市场同类品牌中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持续开发内窥镜系统、能量手术设备等新产品,成为国内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提供者。  2020-23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 分别达41.7%/102.9%,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手术动力装置打破进口垄断,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手术动力装置产品和外资品牌的性能参数和技术水平相当,打破了进口品牌在该领域的垄断。2019-21 年手术动力装置进口品牌美敦力、史赛克等合计中标数量占国内公开采购中标数量的比例均高于50%。国产产品采购比例从2017 年17%提升至2021 年的30%,公司在国内2019-2021 年传统科室外科手术动力装置产品采购中中标数量占比达16.6%,在国产品牌中遥遥领先。手术动力装置正处于国产化率快速提升时期,行业格局相对较为集中(CR5>50%),公司作为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耗材一次性化渗透提升稳步推进,收入有望持续增长:公司耗材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0.55 亿元增长至2023 年的2.23 亿元,CAGR 达59.5%。一次性耗材具备降低患者交叉感染风险、减少医生手术风险以及减轻医院保养负担等优点。根据测算,2025 年一次性耗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 亿元,2021-2025 年CAGR 达8%。随着一次性耗材临床接受度逐步提高、各地医保目录陆续纳入,公司耗材收入有望随着一次性耗材渗透率提高不断增长。  内窥镜+能量手术设备逐步放量,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长点:公司积极布局内窥镜系统和能量手术设备等微创外科类器械产品,随着公司产品逐步放量,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公司在外科设备及耗材领域深耕多年,内窥镜系统和能量手术设备逐步完善公司外科产品管线,提高在外科科室的竞争力。公司超声骨刀自上市以来得到市场较好认可,看好其未来对公司营收贡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手术动力装置领军国内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一次性耗材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公司其他产品包括内窥镜系统、能量手术平台处于放量初期,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1.90/2.34 亿元;EPS 分别为2.79/3.58/4.42 元,对应PE 分别为22/17/14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设备耗材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