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挪威新奥勒松6月26日电 特写|驻扎北极二十载——在黄河站传递中国极地科考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郭爽 李超 张玉亮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站20周年前夕,站长胡正毅邀请到访的新华社记者一同参加科考站所在地、挪威新奥勒松小镇的重要年度活动——各国科考人员清理野外垃圾。
这是6月21日拍摄的挪威新奥勒松小镇景色。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地处北纬79度的新奥勒松,是地球最北居住地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北极地区在生态、气候、海洋等多个科研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曾是煤矿小镇的新奥勒松成为全球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基地。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已在新奥勒松建立常年科学考察站。
在活动现场,组织方将各国科考人员分组并分发标注各组垃圾清理范围的地图。依据地图所示,黄河站科研人员与分在垃圾清理第六小组的印度、英国等国科考人员,共同负责清理码头附近的鸟类栖息地保护区。他们一边仔细搜寻着各类“不属于大自然的”物品,一边交流着微塑料等物质对鸟类造成的危害。
经过两个多小时搜寻,第六小组收获了好几大袋“战利品”,其中大部分是来自煤矿年代的铁钉、碎玻璃。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来自英国极地科考机构的朱莉·玛格丽特对记者说,“很多中国科研人员不善言辞,但在这里,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友好和专业。”
黄河站2004年7月正式建站。成立20年来,超过660名中国科研人员曾在这里驻足,在多个专业领域开展科学考察和研究。挪威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厄尔·沙利文·莱斯特认为,在新奥勒松这个北极国际科研社区,中国科考站是非常重要和特殊的组成部分。
挪威极地研究中心特别顾问金·霍尔门教授仍清楚记得黄河站成立时的情景。“我依然记得当天我们与中国科学家之间展开的讨论,那真是个非常棒的学术活动,我也是在那时与中国科学家结下了友谊。”他对记者说。
自建站以来,黄河站不仅为我国冰川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空间物理以及大气物理和化学等多个专业方向的科学监测和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持,更已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这是6月21日在挪威新奥勒松拍摄的中国北极黄河站。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在挪威极地研究所生态毒理学负责人盖尔·加布里埃尔森教授眼中,良好的治学态度、先进的实验设备、出色的科研效率和研究分析能力是中国团队参与科研项目的优势。
在黄河站屋顶,中国同济大学科研人员布置的捕获空气中微塑料的采样装置,在午夜的阳光下不知疲倦地工作。
正在黄河站驻站的同济大学科研人员介绍说,正是基于中国科研团队真诚和开放的合作态度,自2017年以来,受挪威研究理事会及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联合资助,中国科研人员多年来一直开展北极地区微塑料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学研究,并在2020年及2023年斯瓦尔巴群岛综合观测系统年度研究进展报告汇编中联合发表成果。
6月21日,在挪威新奥勒松,科考队员胡正毅(右)在黄河站内同挪威极地研究所教授金·霍尔曼交流。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我们不能把自己锁在黄河站,我们想传递一种声音,中国科研人员是友好的,我们愿意与其他各国科研人员,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问题,应对全球挑战。”站长胡正毅说。
为全球科学研究贡献力量的同时,中国黄河站和中国科研人员也在向国际社会传递着真诚友好、包容开放的积极声音,表达着致力于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的诚心、决心和信心。
发表评论
2024-07-01 13:41:05回复
2024-07-01 11:16: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