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起浙江,北抵北京,大运河流经8省(市),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十年间,沿岸各地坚持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宗旨,造就生机勃勃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让古老的大运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十载蝶变、再塑繁华,运载千秋、何以中国。新时代10年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沿着大运河看中国,览胜盛世中华壮美画卷,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奔腾不息的旋律激荡民族自信心、奋进精气神。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看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穿越2500多年历史,蜿蜒近3200公里,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大运河沿线孕育了繁盛的运河文化,集聚了物质文化遗产12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多项。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正在展出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文物。通过展示大运河历史遗存,沿线漕运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等得以再现。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看见美丽中国壮美如画。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曾几何时,污水无序排放,河段遭受严重污染,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有些河段几度干涸断流。经过运河沿线城市连续多年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岸绿、水美、人和、业兴的运河生态重现。2022年4月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大运河生态巨变、风景如画,既是新时代中国治水实践的生动剪影,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取得重大成就的具体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壮阔画卷徐徐铺展。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看见民生福祉蒸蒸日上。因河而起、因河而兴、因河而美,大运河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安徽宿州,新汴河河畔,清澈的河水从新修建的闸口涌出,被四通八达的沟渠引入农田,滋养农业发展;浙江杭州,老厂房变身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年轻人参观打卡;山东聊城,东昌湖畔建起书房,公共文化空间点亮美好生活……河沿线各地实施综合保护工程,整合沿线众多历史遗存、博物馆群落和文化休闲体验点,实现了城市肌理与文脉传承、保护与发展互促共进,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永远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动人新华章。(文/高谭,图/青声漫语工作室)
发表评论
2024-06-29 22:25:49回复
2024-06-29 23:38:45回复
2024-06-29 20:59:01回复
2024-06-30 07:19:32回复
2024-06-30 03:21:39回复
2024-06-29 23:39:31回复
2024-06-30 04:39:47回复
2024-06-29 20:42:28回复
2024-06-29 21:22:13回复
2024-06-29 22:59:01回复
2024-06-29 22:58:10回复
2024-06-29 21:02:47回复
2024-06-30 03:19:46回复
2024-06-30 07:35: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