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扫码点餐。”不知何时起,去餐厅就餐,服务员问候的第一句话从“请看菜单”变成了“请扫码”。记者调查济南多家商场、餐饮店发现,“扫码下单”已是很多消费场景中“标配”,而这些二维码却成了商家引流,搜集消费者微信头像、手机号、位置等信息的隐晦工具。

二维码捆绑广告

还为商家引流

“扫码成了‘拦路码’,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了。”市民程女士在济南振华商厦停车场停车后,准备扫码离场,结果弹出的是领取5元优惠券的界面。

“扫码点单”成消费“标配”,“强制扫码”方便了谁?  第1张

“输进信息的一瞬间,就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输入验证码后却不是停车优惠券,而是告知成功购买山东联通的plus会员,扣了10块钱。”程女士说,“本是为了缴费节省时间,现在为了退订耽误了不少事。”

随后,记者来到这家商场停车场,尝试扫码后发现:扫码后会弹出一个“5元优惠券可领”字样的弹窗广告。倒计时结束之后没有点击的话,广告会自动关闭,但是在输入车牌号的页面依然会出现一个“5元优惠券可领”字样的提示链接。

“扫码点单”成消费“标配”,“强制扫码”方便了谁?  第2张

市民王先生也多次遇到过此类情景。“以领优惠券的噱头,自动跳转三方链接,注册登录,一系列繁琐且看不懂的步骤后,不知不觉泄漏了信息。别说老年人了,就是年轻人也很难避‘坑’。”

此外,贴在停车场里的二维码,有时可能并不是停车缴费码,而是商场公众号。在济南某商场内,随处可见“停车优惠”的广告,扫二维码之后,还是必须先关注商场公众号,才能跳转到停车缴费小程序,在注册会员、同意其隐私保护条例后,才能领到优惠券。这样下来,无形中透露了较多个人信息。

对于上述几类情形,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有市民表示,不少停车场无人看管,除了这种支付方式别无选择,只能自己去避雷;也有市民称,为了快速离场,基本不太注意这些;还有的市民认为,为了优惠券,注册个会员没什么损失。

不提供菜单,“强制扫码”

只有“扫码”才享优惠

类似情况,在餐饮行业更为普遍。

“你好,请扫码点餐。”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在世茂、万象城等多个商场探访发现,多家餐厅都首先推荐“扫码下单”。

“菜单上的部分菜品,店里不做了。不过,小程序里显示的菜都能做。”在某烧烤店,当记者坚持看菜单时,一位店员建议,扫码下单更简单些。

在另一家餐厅,服务员表示,扫码点单可以先注册成为他们店的会员,输入生日和手机号,菜品可享受会员价。当记者问为何要索要这些信息时,商家则表示主要为给予会员生日、节假日福利。

路边的一些快餐店使用二维码扫码下单更为普遍,这些二维码则多由第三方软件提供服务。顾客在扫码后,弹出“获取个人信息”的申请,在个人信息授权一栏显示,将收集顾客手机号码、收货地址、个人定位等信息,并提供给商家或第三方外卖配送平台。

“扫码点单”成消费“标配”,“强制扫码”方便了谁?  第3张

市民李女士也分享她的类似遭遇:她在某咖啡店点单,由于手机没电关机,便想通过菜单直接点单,店员却表示,店内没有菜单,只能扫码。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在咖啡店扫码点单后,便默认注册了该品牌咖啡的会员。

“扫码点单”成消费“标配”,“强制扫码”方便了谁?  第1张

在另一品牌连锁饮品店,正值高峰下单时段,两名店员忙着制作饮品。当问及能否直接点单时,工作人员告知记者需扫码下单,否则就要等一会儿。工作人员还介绍,店内推出活动,某款饮品只有线上下单,才能享受优惠价。

“类似活动不应该是线上线下统一的吗?如果不用智能手机或者手机刚好没电,就要多花不少钱,这样真的公平吗?”有市民不禁发出疑问。

已有商家因“强制扫码”被处罚

“二维码”自由需全行业重视

“现在都是走系统,您这边下单了,后厨、收银都能看到。”对于“扫码下单”,济南某快餐店老板表示,“既省去了消费者的沟通成本,也帮助商家减少了人力成本,还能提高前厅后厨的联动,提高出餐效率”。

“作为一种选择工具,扫码点餐、扫码排队等本身并无不可,但关键是要依法而为,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山东舜祥律师事务所王建华指出,有的商家要求扫码消费的目的是锁定会员,为二次营销累计顾客和消费数据,“这种行为往往忽视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而且超范围索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违法”。

事实上,去年6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以避免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也已有商家因为“强制扫码”付出了代价。

据报道,北京的孔先生在某餐饮店消费时,发现需要关注商家公众号才能点单,认为商家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遂将该商家起诉至法院。最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判决中认定被告商家的相关行为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需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5000元公证费。

“强制扫码”该如何监管?6月5日,记者咨询了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在“强制扫码”的监管环节,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作为商家,要为消费者提供有选择性的服务,不能只有扫码下单一种选项。”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如遭遇此类情景,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我们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警告、批评教育等”。

来源:齐鲁壹点